两岁宝宝老养不大二胎家庭两个孩子差20岁
2025-01-06 来源:无优资讯
最近一则新闻上了热搜:一对低保夫妻,要求22岁的女儿抚养自己2岁的小儿子,遭到女儿拒绝,理由很简单:孩子不是我生的,凭什么让我养。
争执之下,这对父母把自己的大女儿告上了法庭,要求女儿帮助自己抚养儿子。
根据相关法律条例,这对父母竟然胜诉了。于法,姐姐应该在父母无力抚养弟弟时,代替父母履行抚养义务,但于情,姐姐委屈、弟弟无奈。
这个案例的背后,揭露的是二孩家庭的三大真相。
一、重男轻女思想。
低保户家庭,经济条件本来就不好,这些年培养一个女儿长大,已属不易,为什么还要在女儿20岁,已经可以开始反哺家庭,生活逐渐好转时,执意要生二孩呢?
很大原因在于,父母希望养儿防老,或者说受农村“一定要生儿子”的思想作祟,想要拼一个儿子出来。在生之前,父母有没有征求过女儿的同意?在这件事白热化之前,是不是已经为了抚养弟弟的事情发生了不止一次的争执?
这个22岁的姑娘有可能成为“苏明玉”式的强大女主,真有经济实力抚养一个2岁的孩子直至成年,但更有可能成为“樊胜美”式的女人,帮兄弟买房、买车、甚至照顾兄弟的子女。
其他姑娘的22岁,想着谈恋爱、打扮自己、充实自己、做职业规划,而她却要跳过恋爱、结婚、生育的阶段,直接步入为人母的角色。谈何容易?对女孩公平吗?
换个角度,如果22岁的是哥哥而不是姐姐,父母还会不会让哥哥代替自己抚养妹妹/弟弟,肯定不会。因为哥哥要娶老婆,带个小的,谁愿意嫁给他,没人嫁进来,如何给咱们家开枝散叶?
说到底,无非是父母重男轻女。直至现在,我身边依然有一些长辈,认为“女儿嫁出去,还算我们家的人吗?”
这个思想虽已过时,但我们不得不承认,它依然根深蒂固地存在很大一片群体的脑中。
二、二孩年龄差不能太大。
生二孩是为了让两个孩子长大后相互作伴,有依靠,但如果生之前没有做好充分准备,请慎重考虑,不要轻易生二孩。
如果父母无法替孩子做好人生规划和保障,请慎重考虑,别轻易生下孩子。更别天真地认为,你生下来的孩子,自己无力抚养了,还有姐姐/哥哥可以照顾。
案例中,因为抚养弟弟的问题,家人对簿公堂,姐姐对弟弟能有多少爱意和感情?
如果两姐弟年纪相仿,他们之间才能做到相互帮衬,共同合计如何更好地赡养父母。但就因为年龄相差太大,当父母老了,姐姐不仅要抚养弟弟、还要赡养父母,压力可想而知。当父母归西了,弟弟依旧要跟着姐姐。
《红楼梦》的林黛玉、史湘云、《知否》中的明兰、嫣然都是没有母亲照料,即便家中有兄弟和祖母撑腰,但他们自己依旧活得战战兢兢、小心翼翼。
虽是同根生,但两人年龄相差何其多,相处关系本来就不平等,思想也不在一个层面上,更别提两人相互沟通,能够彼此了解。两人之间义务责任远远多于手足之情。
如果关系止于手足尚且家庭和睦,但要接近如母子,而且姐姐是被迫成为“母亲”,生活能有多少阳光?对弟弟而言,难道不是一种伤害吗?
可这姐弟俩何其无辜,只是被命运推着往前走,而这背后的推手竟是自己的父母。
三、生二孩之间请尊重老大的意见。
《少年派》中,女儿上了高中,父母突然发现自己有了二孩,既然有了就生吧。但这些操作都没有经过女儿的同意,只是通知女儿一声。女儿崩溃了,无法理解,觉得自己不是这个家中的一员,凭什么家中要来了新成员不用征求自己的同意?
有多少父母,连通知都没有通知老大,家中有喜添新丁这件事。父母觉得:生二孩是父母的事,和老大没什么关系。就算老大不同意,咱们想生还是得生。
可真的没关系吗?
不告诉老大自己要生二孩这件事的背后,隐射出的是父母对孩子的不尊重和不平等对待,父母没有把孩子当成家庭成员来看待,而是把孩子当做自己的附属品。
就像古代男人要娶偏房,也只是通知正室有这么一件事,正室同意也罢,不同意也罢,都只有答应的份。
可孩子有自己的思想,是独立的个体,需要被关注、被尊重。
如果孩子不同意父母生二孩,那么说明他的潜意识里已经把这个还没有成形的人当成假想敌。他对自己的父母没有安全感,他担心如果再来一个孩子,就会把父爱母爱分割一大部分,自己就成了没有人爱的孩子。
老一辈人总以为,等孩子生出来后老大就会喜欢和接受了。
难道老公在外头生下私生子,家中正妻就愿意接纳小老婆和私生子吗?简直无稽之谈。
有时候孩子并不是真反对父母生二孩,他们反对的是父母对自己的不尊重,恨的是父母对自己若有若无的爱。
父母对子女的偏爱,最后会成为兄弟姐妹不和睦的元凶。
生而不养枉为人父母。
父母生下来的是孩子,不是玩具,摆件,不喜欢了可以拿去丢了或者放到闲鱼上转卖。他的教育、思想、人生都必须要由父母替他把关跟踪。
如果父母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抚养第二个孩子,不要轻易生下来,这是极度不负责任的行为。
这里不仅指的是父母生下孩子之后,要求老大抚养,还有一些父母一时激情生了孩子,觉得养孩子是件苦力活,干脆把孩子丢给父母,自己飘飘然当起甩手掌柜。
请准备生二孩的父母慎重考虑,也请七大姑八大姨,别再以关心之名劝别人生二孩了。
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