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国期间的肥皂大战是什么样的国货是怎么打
2024-02-21 来源:无优资讯
民国期间的肥皂大战是什么样的 国货是怎么打败跨国公司的
肥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必备品,这种生活用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。早在宋朝时期我国就出现了肥皂,也叫“肥皂团”。不过现代肥皂是从西方传来的。民国初期,我国制皂工业得到迅速发展。广州、汉口、青岛、大连等地都有一批著名企业,肥皂制造业的中心是上海。
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,中国人经营的五洲药房接办了原德国人创办的上海固本皂厂,中国新药业先驱项松茂于1921年建立了五洲固本皂厂,留用外国技术人员,锐意经营,大力改进质量,所生产的固本牌肥皂胜过了进口货。
但项松茂却没有获得制造肥皂的技术。肥皂厂的德国商人只售卖机器,对制造肥皂的工艺却严加保密。于是,项松茂从人才着手,网罗了一批化工系大学毕业生担任技术骨干,予以高薪,进行肥皂研制工作。为了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,还设立松茂小学,凡职工子弟均可入学;设立医疗处,为员工提供医疗服务等。
为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,项松茂还特意派遣肥皂制作部主任乔装打扮,潜入设在上海的利华兄弟肥皂厂当了9个月的工人,刺探出其技术上的秘密。这样,经过多重努力之后,项松茂成功研制出高质量的肥皂,并定名为“固本肥皂”。
固本肥皂问世后,其最大敌手自然是英国利华兄弟公司的祥茂肥皂。在原料上,利华兄弟公司遍布全世界的种植园,能为其提供质优价廉的原料。而在制作肥皂的重要材料烧碱上,利华兄弟公司也得到了英国公司优惠价格的支持。此外,利华兄弟公司所拥有的财力与技术,这些都不是五洲固本皂药厂所能匹敌的。
项松茂的基本策略就是以质量取胜,其所生产的固本肥皂,外表坚实,颜色纯一,去污力强,持久耐用。相比之下,利华兄弟公司所产的肥皂外观较差,去污力也不足。为了证明固本肥皂的质量,五洲固本皂药厂特意在各销售点进行现场展示,在两大碗清水中分别放入固本肥皂和祥茂肥皂。结果一段时间后,祥茂肥皂彻底融化掉,而固本肥皂仍很坚挺。
为了打败固本肥皂,利华兄弟公司采用降价倾销的手段。最初固本肥皂定价是每箱六元七角,祥茂肥皂就定价五元三角。虽然祥茂肥皂价格较低,但是固本肥皂质量高,仍然受到广大顾客的欢迎。不得已之下,利华兄弟公司再次降价,将每箱的价格逐步降到四元四角、三元。为了应战,五洲大药房给予项松茂全力支持,相应降低肥皂价格,并通过旗下系列补药的利润来支撑肥皂大战。
民国时期的中国,肥皂尚为一新鲜且奢侈事物,当时只有城市中的白领方能享用得起。鲁迅在1924年的《肥皂》一文中写道:
四铭先生上街买肥皂,看了六七样,都要四角多,没有买;看一角一块的,又太坏,没有什么香。便挑定了那绿的一块,两角四分。他回到了家把肥皂交给四太太,四太太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,“捧孩子似的将那葵绿色的东西送到鼻子下面去”,并说,“唉唉,这实在是好肥皂”。
鲁迅写《肥皂》一文,恰好是肥皂大战正酣之时,尽管双方不断削价,但市场上一般肥皂价格仍要两角四分。按照当时的物价指数,这是相当高的价格了。为了占领肥皂这个巨大市场,双方都不惜血本,展开大战。
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,国人奋起抵制洋货,提倡国货,固本肥皂一时热销,日销量达五百箱之多,而利华兄弟公司的肥皂则卖不动,设在上海的肥皂厂一度倒闭关门。在固本肥皂热卖的基础之上,项松茂继续扩张业务,推出一系列肥皂品牌如“嫦娥”“美女”等。
项松茂不但通过商战大力宣传民族品牌,抵制洋货,更身体力行,参与各类爱国运动。“一·二八”淞沪抗战爆发后,五洲大药房第二支店濒临前线,一些留守店员被日军查出有义勇军服装而被捕。项松茂只身前往日军海军陆战队司令部交涉,结果与被捕店员一起被日军枪杀,时年52岁。
- 上一篇:魏征曾是李建成的部下为什么能得到李世民的
- 下一篇:诸葛亮为什么不用威力很强的藤甲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