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时装

形容养宝宝费钱养个大学生就像发射一颗卫星

2025-01-06 来源:无优资讯

大学是人生当中最幸福的一个阶段了,学习没有高中那么累,课也比高中少,还能谈恋爱,没有老师和家长管着生活自由了好多,要说唯一的缺点应该就是经济不独立。

大学生只能通过做点兼职挣钱,大部分大学生都需要靠家长养活,或许正是因为大学生花的不是自己的钱,不懂得赚钱的辛苦,一个没控制住就冲动消费了。

生活费提前花完了就要提前跟家长要,为了更顺利地要到生活费,大学生可谓是使尽了花招,而家长也不是吃素的,在看清大学生的套路之后家长学会了见招拆招,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斗智斗勇真的笑不活了。

当大学生开口要生活费,亲妈秒变“后妈”,场面不输宫斗戏装可怜是大学生的必杀技能,卖惨说自己生活困难是大学生的惯用伎俩,还有的学生到处搜刮一些讨钱的表情包,家长看到也就知道大学生的意思了,心疼孩子的家长很快就会把钱打过来,不过装可怜的招数用多了家长也就不信了。

一次两次提前花完生活费家长能理解,次次都超标家长就不接招了,大学生还没开口呢,家长就已经看透了学生的小心思,一句温暖的问候也变了味,大学生只能疯狂暗示。

不要生活费的时候是母慈子孝,一提钱亲妈秒变“后妈”,为了那点生活费学生和家长斗智斗勇,场面不输宫斗戏,妈妈这边不行就转去攻克爸爸,总能要出来一点钱。

有的大学生和家长互相阴阳怪气,真是让人笑不活了,比如这位家长决定下个月给孩子一个月一千的生活费,原因是封校花不了多少钱,而大学生没有直接说不够用,而是用“下个月不用给了”来回应。

家长以为孩子懂事了,反问“那你吃什么?”,大学生回应“抢”,这波反讽给满分,有大学生幽默表示抢得多了没准还能反过来给家长一千。

还有的家长经历过孩子的各种要生活费的招数,用一个形容生动的比喻讨要生活费的大学生。

这位家长表示,养个大学生,就像是发射了一颗卫星,消失在茫茫外太空,偶尔会学会传来一些微弱的信号“给点钱……给点钱……给点钱……”连大学生看到都不得不承认这个比喻太生动了。

不少大学生都属于离开家就如同脱了缰的野马,不到没钱的时候压根想不起来问候家长,难怪家长一看到大学生的问候就觉得没好事。

为什么大学生的生活费总是不够花?不全是学生的问题大学生的生活费没有统一的标准,有条件的学生没必要非得迎合大众的标准,没有条件的学生也别去攀比,有的学生一个月生活费可能比一个家庭的月收入还高,攀比这个没有意义。

大学食堂是比学校外边价格要优惠的,一般来说一个月1500-2000元的生活费是能保障大学生的基本生活的,具体要看在什么学校、城市,有家长无奈孩子生活费总是不够花,其实不全是花钱大手大脚的问题。

有的家长对大学生活的了解很片面,总觉得孩子在学校只是吃饭花钱,就按照自己以为的标准给生活费,没把电话费、网费、日用品等等包含在内,本来给的就不够肯定不够花了。

家长不希望孩子挥霍可以理解,但要有商有量,不能完全以自己的标准给生活费,可以让大学生记录好每个月的支出项目,确定一个合理的标准,上大学有些钱是不得不花的,给予学生基本的生活保障是家长的责任。

而作为大学生也应当体谅家长的不易,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,上了大学之后家长要支付孩子的学费,还要每个月给生活费,普通家庭的学生尽量节省一些,可花可不花的钱尽量不花。

当大学生实在有想拥有的东西可以抽空去做做兼职,也能为毕业后找工作积攒一些经验,通过自己的能力挣的钱花着也更舒心。

除了做兼职还有一个很好的“挣钱”方式,就是保持优异的成绩争取每年都拿奖学金,奖学金能抵掉很大一部分的生活费。

大学的重心在学业上面,追求娱乐和穿衣打扮要视家庭经济情况而定,总是冲动消费的学生可以制定消费计划,养成无节制消费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也不是好事。

今日话题:你觉得大学生一个月多少钱够花?

高铁速递期刊

空中美语杂志官网

科海故事博览杂志社
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