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走路就不是脑瘫吗脑瘫正确的定义解析
2023-07-25 来源:无优资讯
会走路就不是脑瘫吗 脑瘫正确的定义解析
一、什么是脑瘫
小儿脑瘫,又称小儿脑性瘫痪,由于胚胎形成缺陷,或者妊娠到分娩,生后一个月以内的某种因素损害了未成熟的脑组织,导致运动障碍的器质性病变.也就是指脑在生长发育完成以前由于受到某种侵害,损伤而造成的永久性的异常姿势及运动异常.这种姿势和运动的异常是随着患儿的生长发育不断地变化的.
小儿脑瘫的核心内容为三个要素,即发育时期,非进行性的脑损伤,永久性.还有两个条件,即运动发育迟缓和异常姿势反射与异常运动模式.
所谓运动障碍是指:脑瘫儿童的运动能力低于同龄正常儿童,运动自我控制能力差.轻者只是手足活动不灵活或笨拙,严重者则四肢活动减少或障碍,颈及腰部软,肢体僵硬或松软,抬头困难,不会做,不会站及走,也不会说话,吮吸无力,咀嚼和吞咽困难,流涎等.
异常姿势是指稳定性差,左右两侧不对称,头偏向一侧,肩胛发紧肩后缩难以放到胸前,双手紧握拳,拇指内收,两上肢内旋屈曲或一上一下;两下肢内收,双膝相碰交叉呈剪刀状,行走时足尖着地;扶做位时躯干后倾,膝关节呈弯曲状态等.
二、如何治疗小儿脑瘫呢
1.综合康复医疗
如运动(体育)疗法,包括粗大运动、精细运动、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训练;如爬行、有目的的指认(鼻、耳等)、训练抓物、持物、起坐、摇摆、扶行(背靠墙、面朝墙)、原地运动(弯腰拾物、抬脚训练、单脚独立、原地起跳)、行、跑;再如物理疗法,包括神经电刺激疗法、温热疗法、水疗法;还有作业疗法即能力训练,但疗效一般。现代医学治疗方法如下:①手术;②矫形器;③水、电、光、声疗法;④语言、交流的治疗;⑤运动功能的治疗;⑥ADL训练。
2.药物疗法
口服或注射有关药物:脑神经营养药、肌肉松弛药、活血药等。包括构筑和修复脑组织(细胞)的药物,如卵磷脂(包含磷脂酰胆碱、脑磷脂、鞘磷脂等),能修复因外伤、出血、缺氧造成的脑细胞膜损害,保护神经细胞,加快神经兴奋传导,改善学习与记忆功能。还可以选择能促进脑细胞DNA合成,促进脑细胞对氧的利用率,改善脑细胞能量代谢,增强脑功能,供给脑组织修复再生所需的各种氨基酸,调节脑神经活动的药物,如古立西(脑酶水解片)、螺旋藻片(胶囊)。再就是积极补充多种维生素,如21-金维他。有条件的医院的可交替选择如下注射针剂(作用与片剂一样):脑活素,脑多肽,乙酰谷酰胺,胞二磷胆碱等。
3.中医疗法
包括针刺疗法(肌张力高的脑瘫慎用)、按摩疗法、中药疗法。
4.小儿脑瘫运动疗法
儿童脑瘫运动疗法:运动疗法是以运动学和神经生理学为基础,使用器具或者治疗者徒手手技或利用儿童自身的力量,通过主动和被动运动,使全身和局部功能达到恢复和治疗的方法。
(1)儿童脑瘫运动疗法的共同目标①尽量使用正常方式运动。②使用双侧身体。③在卧、坐、跪和站立时保持伸直位。④日常生活相关的动作和活动。⑤预防畸形。
(2)各型儿童脑瘫的训练目标①痉挛型放松僵硬的肌肉,避免痉挛体位的运动,预防畸形。②手足徐动型用手抓握动作训练以稳定不自主的动作,如果异常体位变化不定,按痉挛型的目标做。③共济失调型改善跪位、站立位和行走时的平衡能力,稳定地站立和行走,控制不稳定的抖动,尤其是双手。
三、如何才能预防脑瘫
1.怀孕时
应防止风疹病毒感染。
2.怀孕后
进行定期健康检查:注意排除难产的因素,如果有高血压、糖尿病应积极治疗。保证营养,防止早产。避免不必要的服药。按预产期选择好产院,有准备地进行安全分娩。
3.婴儿出生后
重点保护未成熟儿,窒息、重症黄疸婴儿,并进行必要的处理;如吸氧、进保温箱等。脑损伤儿应建卡随访,定期筛查。
4.鼓励母乳喂养
为婴儿进行一二三联疫苗、脊髓灰质炎、风疹或结核的免疫接种。
5.教育家长识别脑膜炎的早期症状
如发热、颈硬、嗜睡等,一旦发现,及时治疗。
6.发热病儿
要脱去衣服,冰水擦身,足量饮水,及时治疗。
7.教育家长要注意为腹泻儿童补水
如果腹泻严重,应及时就诊。
8.对运动发育落后,姿势异常,哺乳不良,惊叫不睡,肌肉过软或过硬者
应注意脑部病变。
四、什么原因会导致婴儿脑瘫
产前
1.胚胎期脑发育异常如头小畸形、先天性脑积水、巨脑症或无脑畸形。
2.母妊娠期受外伤、妊娠毒血症、糖尿病及放射线照射皆可影响胎儿脑发育而致永久性脑损害。
3.母妊娠早期患风疹、弓形虫病影响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而致病。
4.早产儿、小样儿,胎龄愈小,发病者多。与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全,易出血和缺氧有关。
5.过期产儿胎盘变性坏死,引起低氧血症,致胎儿缺氧。
产时
1.脑缺氧分娩时间过长,产前使用麻醉剂、镇静剂可抑制胎儿呼吸致胎儿缺氧,此外脐带绕颈、胎盘早期剥离、前置皆可致胎儿脑缺氧。
2.脑出血产伤、急产、难产及出血性疾病均可引起颅内出血。
3.产后的原因新生儿高胆红素所致核黄疸、脑膜炎、脑炎或全身重症感染所致中毒性脑病、头部外伤、一氧化碳中毒等,
导致脑瘫的有很多,从母亲怀孕开始到孩子出生后四个星期内,凡是能引起胎儿或新生儿脑组织损伤的因素都可以成为脑瘫的原因。大体上来说,导致脑瘫的因素分为出生前、围产期和出生后三个时期。出生前因素大多是母亲妊娠期吸烟或被动吸烟、酗酒、不适当的用药、患风湿病、先兆流产、有妊娠高血压综合症、胎盘功能不良以及母亲高龄等。围产期因素是产前分娩、胎位不正、产程过长或急产、出生时窒息、早产、过期产、多胎等。出生后因素大多是因头部外伤、颅内出血、感染中毒等。一般来说,因围产期因素引起的脑瘫儿最多,其次为出生前因素,最少的是出生后因素。
早产儿、极低体重儿、出生窒息儿等被称为高危儿,其存活率较低。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,高危儿经抢救和治疗后的存活率大大提高,但由于胎龄小,脑的发育很不成熟,所以很容易出现脑损,因此伤脑瘫的发生率也增加了。如果损伤后出现了中枢性运动障碍,就可能形成脑性瘫痪。所以早产儿的预防保健工作成为脑瘫预防的一个重点内容。
- 上一篇:怀孕多长时间会尿频孕妇尿频怎么办
- 下一篇:老年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饮食保健很重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