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汽车

什么以养生书山之路学以养生

2024-04-28 来源:无优资讯

越发坐不下来,更不必说是读书。记得早前写过一篇《学以养生》的杂文,什么百味人生一本书啦,清风入梦尚翻书啦之类的话,听来铿锵激越振振有词,然自己亦终究无法做到。原以为写诗填词毕竟恬淡优雅,可入清幽之境,还身心一片蓝天碧水,所以近年来一概沉浸唐风宋雨,困惑于字斟句酌、四声八病之中,平平仄仄欲休还说。于今看来,粗犷诗风与清绝词韵,或者击节长歌,或者低眉颔首,又何尝不是心灵悸动

炫动漫杂志社

,情怀纠结?竟惹得一腔幽怨满腹闲愁更加生动起来,可谓适得其反得不偿失了。

孩提时代爱极故事。听半导体里的琴戏大鼓《水浒传》、《隋唐演义》,听单田芳评书《杨家将》、《穆桂英挂帅》。每天只播一小节,总覚不过瘾,最气忿处莫过最后一句“欲知后事如何,且听下回分解“。于是每夜都会央求父亲再读上一段三国,我就在书声里睡去。

后来上了学认了字,终于可以自已读书。那时作业不多,饭前即可写完,每天都有大把时间任由读书。先是把自家有限的“藏书“一一读遍,然后借罢街坊邻里,意犹未已。虽穷,逢年过节礼物还是有的,兄弟姐妹大多渴望大人们能给买些零食、买身衣服,而我只要书。其时省吃俭用的习惯,并非刻意为之,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攒钱买书读。

嗜读如命,无书不读。四大名著固然首当其冲。最喜西游,一个假期竟可反复读它三五遍,每回依旧津津有味。不喜红楼,或因的确看不太懂。陆续读了一批书籍,古今中外的杂乱无章。名著有封神演义、三言两拍、二十四史、儒林外史,长篇小说连刊有《今古传奇》、《二月》,小说最杂,印象深刻的有《薛丁山征西》、《大侠窦尔敦》等等,像矛盾、巴金、萧乾、李隼、路遥、余华、梁实秋、梁晓声、铁凝、王朔、莫言、贾平凹这样的著名作家,大抵读完了他们的作品。间或接触了一些诗歌和诗人,像郁达夫和余光中,徐志摩和席慕容,还有后来的汪国真和舒婷,但那个时代真的不喜诗歌。

中学时代的课外阅读基本被武侠垄断,非武侠的好像只有一本岑凯伦所作的言情小说。第一部是梁羽生的《七剑下天山》,醉尽其中。一时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温瑞安、上官青云等武侠小说大家,最崇拜的当然还是要数金庸和古龙。一读就着魔,果真一个手不释卷。《射雕英雄传》和《天龙八部》中的经典章节时常温习,对其一些精彩片断的人物对白,简直熟及能诵。“盛夏难为销永昼,绳床一卧“抱金庸就是真实写照。初三那年暑假,一口气读完金庸全集十四部,其中《笑傲江湖》和《天龙八部》是两遍。想来众家口中所言“文化大餐“,此言非虚,如若哪日有事不得酣读,便覚其痒难耐、其苦难当。“你在铺满荷花的湖中采莲,我在经过湖畔的牛背上看书“

知识文库电话

,就包括暗恋与怀想的那些少年青涩,也多是与书相关的。那段时光,书是我最好的朋友。

大学是书籍的海洋,我竟生分了读书。这是个充满了电视、电影、广播、网络的电子世界和信息时代,所有事物都变得匆忙和躁动起来。彻底没有了大块的空闲时间可以痛快的读书,书瘾难奈时,也只是挤出一点空余来,随便捡一本《读者》或《青年文摘》,读书似乎已然成为奢侈。事实上,这也仅作一个藉口,根本原因则是失去了读书的兴趣和热情。即便知道“离开书籍的生活总是轻率和肤浅“,但恋爱、学业和工作已让我的精力颇感透支。我无力改变并一往而今

财富生活

回首那些热爱读书的青春时光,看看如今疲于奔命只作庸碌的自己,活脱一个伤仲永,总不免自惭形秽的唏嘘一回。但我知道,我在灵魂深处依然尊重读书、向往读书。“何日脱得身名事,得读寻常未读书“,终有一天,我将重拾书本,或卧高荫,或傍风荷,或倚斜阳,或挑残灯,在书香中优雅地老去。
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