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龙宝宝的人叫什么名字好听他是中华养龙第
2025-01-06 来源:无优资讯
中国有一个成语叫“叶公好龙”,据汉朝刘向的《新序·杂事》中记载:古时有一个公子哥叫叶公,特别喜欢龙,在酒杯上、宝剑上、房屋的窗花上都是龙,他这样喜欢龙,被天宫上的真龙知道后,大为感动,人间竟有如此痴迷的粉丝,决定下凡去探望探望叶公,孰知,真龙飞到叶公家的外面,把头伸在窗外,叶公见此,吓得魂飞魄散,原来,叶公并不是真的爱龙,只是爱龙的模样。
但是,历史上真的记载一个非常喜欢“龙”。在战国时的《竹书纪年》、《左传》书中记载了这个人,他叫刘累,相传,他不但喜欢“龙”,还帮皇帝养过“龙”。
据史料记载,刘累生活在四五千年的夏代孔甲年间,出生在河南,是尧帝的后代。他非常喜欢龙,曾向董父学过养龙技术。夏朝的国君孔甲在一次无意中,得到两条龙,它们一雌一雄,但苦于王宫之内无人会养龙,怕龙死于宫中,天神会怪罪,所以就公告天下,招聘养龙驯龙专家。
刘累自认为从小养过龙,对龙的习性了如指掌,毅然去应聘,果然,刘累被孔甲帝任命为养龙专家,专门为夏王养龙。不久,刘累把这两条龙养得龙精虎猛,孔甲帝颇为高兴,特赐刘累姓氏“御龙氏”。古时被大王赐姓是一件光耀门楣的大喜事。
但好景不长,两龙之一的雌龙不知为何却死了,这不得了,这是有负皇命的死罪呀,怎么办呢?刘累想了一个办法:先不上报雌龙已死,暗自把死龙杀了,把龙肉用佐料煮好,说是山珍野味呈给孔甲帝品尝,谁不知,孔甲帝尝了之后大赞其美味,还要刘累继续呈“野味”。这一下却把他吓懵了,难道还要他再杀雄龙不成?万万不可,这不是罪加一等吗?
刘累三十六计,走为上计,于是,他逃到现今的河南平顶山鲁山住下,隐姓埋名地生活着,并在那里繁衍后代。后来,刘累改为“丘”姓,隐居的地方叫做“丘公城”。
刘累养龙之事名动古今,商周两朝都有封刘累的后裔予封地,以表嘉许。周武王灭商后,将刘累的后裔封到山西临汾一带,周成王继位后,又把其后代封予陕西西安,部分刘氏子孙改为“杜”姓,并成了杜姓人的祖先,由于这个记载,所以,“刘”姓与“杜姓”有了共同的祖先――刘累。
笔者认为,古时称“龙”,并不是现代意义说的神龙,如有麒麟角和大虎口,还有四爪或六瓜等模样,而是指古代的蛇或鳄鱼。因为古代称蛇叫小龙、腾虫、长虫、蟒等。“养龙”,就是养蛇的意思。古时国王设立养蛇的专门官职并不奇怪,秦始皇的祖先也是养马出身的。
谢谢关注,你的关注是我最大的动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