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历史上的古都哪个是建成时间最长的呢
2024-02-21 来源:无优资讯
中国历史上的古都,哪个是建成时间最长的呢?
你们知道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吗,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。
在今天中国的版图内,曾经成为全国或区域性古代的都城地方很多。历代的国都,因其特殊的地位,都有其独到之处。
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众多的政权中,历代只对"二十五史"记载的国家朝代予以认可被视为正统朝代。根据中国有历史记载或考古证据证明了的,那些较长时间的被作为主要政权首都的城市,被人们常津津乐道。产生了“四大古都”、“六大古都”、“七大古都”、“八大古都”、“十大古都”等说法。
中国四大古都
1920年代,中国学术界开始出现将中国著名古都成为“大古都”并将几大古都并称的说法。“四大古都”是提出最早的说法,也是最为权威和公众认知最高的说法,中国四大古都为西安、南京、洛阳、北京。
到了二十世纪40年代, 又增加了开封、杭州两个城市,并称为六大古都。中国六大大古都是:西安、洛阳、南京、北京、开封、杭州。六大古都说法,产生的很大的影响也得到了公众的认可。
中国七大古都
1988年,地理学家谭其骧提议安阳为大古都,安阳跻身其中,形成了“七大古都”,它们是:西安、洛阳、南京、北京、开封、杭州、安阳。这也是得到史学界认可的一种较为权威的说法,也逐步得到了公众的普遍认可。
中国八大古都
"中国八大古都"的说法只是近些年的事情。2004年11月5日,中国古都学会会长朱士光宣布,郑州加入大古都队列,合称中国八大古都。它们是:西安、洛阳、南京、北京、开封、杭州、安阳、郑州。
“八大古都”的说法目前尚存在一些争议,有相当一部分人并不认可郑州可以作为大古都和七大古都并列。另外,网上还有一些“十大古都”的说法,争议更大,难以得到公众的普遍认可。
由于中原地区不仅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,而且长期是中国古代的政治、经济和文化中心,所以八大古都中,多数位于今河南。
在各种版本的“大古都”说法中,以“六大古都”和“七大古都”的说法最为流行。那么七大古都中,哪个城市作为权力中心的时间最长呢?
第七名:杭州(210年)
主要建都朝代:南宋
杭州在五代十国时期为吴越之首都。金朝灭北宋后,皇族赵构逃往南方,令当时称为临安的杭州成为南宋都城。其建都计210年。
第六名:安阳(409年)
主要建都朝代:商朝、曹魏、后赵、冉魏、前燕、东魏、北齐。
上古三皇五帝时代,颛顼在安阳境内建都。夏朝后期为都,时称西河,今位于安阳市东南。殷商时期为商相都及殷都。汉末以后,以邺城(今位于安阳市东北18km处)为中心的安阳先后成为后赵、冉魏、前燕、东魏、北齐五个王朝的都城。不计五帝时期,作为都城的历史409年。
第五名:南京(445年)
主要建都朝代:东吴、东晋、南朝(宋 、齐、梁、陈四朝)、南唐、明、太平天国、中华民国。
西安,不仅是中国四大古都,还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。古称长安,又曾称西都、西京、大兴城、京兆城、奉元城等,是中国历史上影响力最大的城市之一。先后有西周、秦、西汉、新、更始帝、东汉(献帝初)、西晋(愍帝)、前赵、前秦、后秦、西魏、北周、隋、唐等14个王朝在这里建都达1001年之久。又曾为赤眉、绿林、大齐(黄巢)、大顺(李自成)等农民起义政权的都城,但为时极短。唐代以后,中国经济重心南移,再加上对渭河平原的过度开发等生态原因,导致西安所在的这一地区不再作为后续王朝的首都。
第一名:洛阳(1300年)
主要建都朝代:夏、商、西周、东周、东汉、曹魏、西晋、北魏、隋朝、唐朝、武周、后梁、后唐、后晋
洛阳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、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300多年的建都史,帝喾、夏、商、西周、东周、西汉(高祖初)、更始帝、东汉、三国时期魏、西晋、北魏(493年才自大同迁都至此)、隋、唐、郑、大燕、后梁、后晋(高祖初)、后唐均以洛阳作国都,中华民国一度迁都于此,称之为行都,是我国建都时间最长的古都,保守估算当在1300年以上。
洛阳历史上的情况比较复杂,容易引起误解。
1、夏、商、周、汉、魏等诸朝都有多次迁都的历史,这些朝代的都城从历史纵向上看可能不只一个,洛阳是其中的一个。例如商就先后多次迁都,所以安阳、郑州、洛阳都自称是商的都城。再如夏代依次在郑州、洛阳、开封、安阳立都。
2、还有的朝代其首都不只一个。出于战略上和经济上的需要,一些巨大王朝会设立两都,例如唐,举世公认其首都为长安,洛阳之所以称为其都,是因为唐代统治者定洛阳为其东都并经常居住于此,故有“东都洛阳”之称。安史之乱前在影响和地位上和长安几乎不相上下,都是当时中国的政治、文化、经济中心。自唐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结束的114年间,皇帝居洛53年,居长安59年。乱后地位不及长安,仅限于陪都地位,唐末又为唐都3年。西周及隋两代与唐代情况类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