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花宝宝养睫毛商品桃花又新开全国征文大赛
2025-01-07 来源:无优资讯
彭卫锋(四川·双流)
惊蛰一过,山桃花首先绽放,浅浅的粉,纯纯的白。
碧桃往往混杂在各色的春花里,少引人留意,但依然穿起大红大紫的外套,在枝头呼喊春天。
在四川,山桃,碧桃都少见。通常,人们口中正宗的桃花则要在三月的春风春雨中才次第怒放。
桃树,隶属蔷薇科桃属,树皮暗红褐色,单叶,五瓣花,花色以粉红居多。
晚唐诗人白敏中所作的《桃花》诗中有:“凭君莫厌临风看,占断春光是此花。”春色满园,桃花可谓首当其冲。
桃花先叶而出,不带杂绿,不染尘埃,待花落败,叶才繁茂,果才凸显。
离成都市区仅几十公里外的金堂县,是有名的水蜜桃基地,自然是赏桃花的好去处。
春天,太阳带着温度穿透到桃树体内,打通了桃树的任督二脉。桃树心在能量聚集中裂变,不断以花瓣的样子,站在桃树枝头。也许聚集的能量太猛,内心过于燥热,桃树心只好撑破桃树的皮肤,让能量源源不断地从那些裂缝中排解出来。于是,我们常见一团团黄色透明的软油脂,在桃树上闪着光。
金堂的桃花一开,不是一朵两朵的婉约,也不是千朵万朵压枝低的场面,而是一山都相约着开了的气势。那阵仗,似要把整座山都揉进桃花的骨髓里。
无数桃花聚集在一起,构成了浩荡的春天。无数的人们聚集一起,则构建了生生不息的人间。
桃花与人间的距离,仅在呼吸之间。桃花以一粒种子的名义,发芽,开花,长出人们的期盼、欢喜,让人间长出思念,长出春天。
蛰伏集聚着能量。
桃花蛰伏了一年,酝酿了一年,又在去年花谢的地方活了过来。活过来的桃花热烈,奔放,往死里灿烂。
生命即使白驹过隙,也要燃放自己的精彩。一滴泪水,从桃花的睫毛上滚落。
因为桃子品种的多样性,金堂桃花的颜色,不单单是粉红,还有浅红,深红。颜色不同,花期也不同,从爆出第一个花骨朵开始,到最后一朵桃花凋谢,前后达一月有余。
听说金堂的桃花开了,居住在城市的人们开始抑制不住躁动,计划相约着一起去赏桃花。
桃花年年开,人们年年看。于是有了桃花节,桃花诗,桃花酒,桃花饼……
桃花节开幕后,无论周一还是周末,路上,排着的都是汽车,晃动的,都是人流。金堂的桃花岛不是《射雕英雄传》中的桃花岛,与世隔绝,也不是《桃花源记》中的世外桃源,无觅影踪,而是一片连着一片的桃花林,一家挨着一家的农家乐,任你来去。
桃花林中随意一站,脸都粉嘟嘟的。人们在桃林中拍照,说笑,打麻将,摆龙门阵,也有在桃花林中跑来跑去,你追我躲的。风来,桃花纷纷扬扬,飘落到人们的头上,肩膀上,小孩子的脸上,牲畜的背上,泥土里,春草上。
一对情侣在桃树下,欢喜地叫着彼此的名字,互相打趣着崔护的桃花诗。
“桃花为什么要笑话春风呢?”
“是桃花对着春风笑的意思。”
“我的脸呢?”
“和桃花的颜色一样。”
女孩子羞涩转了身。面若桃花。
面若桃花的女子,心里的桃花早已盛开。
“老板娘,泡茶。”男子的声音拉得老长。
桃树下,闪出婀娜身影。笑容,嵌在她白净脸上。老板娘的快乐像蒸汽一样,从脚底弥漫到了发丝。她的每一根汗毛,都充满了喜悦。
一朵桃花,就是一记脱贫致富的宣言。
贫瘠的乡村,因为桃树的引进,桃花的盛开,塑造了美好生活,还将继续创造着未来的幸福。
桃花年年开,喜事年年多,红运年年高。
阳光的温暖和桃花的明亮让这里充满了美好和祥和。人们在桃树下,无论什么姿势,都很应景,画面都很好看。
有的人被阳光晒熟了,吃下去的食物不断发酵成安眠药,随时随地都可能在桃树下的藤椅里软绵绵地睡过去。四川人不是懒,而是被太阳晒软了。慵懒一词,总是与阳光相伴着的。
夕阳慢慢落下龙泉山,与山峦拥抱,与桃花接吻,一点点深入,一点点融合,燃烧。
任何美的东西,都潜伏着危险。一不小心就会摄取了人的心魂。
有人在夕阳下自言自语,与桃花说话,与山说话,与夕阳低语。似有桃花一样的女子,从山脚下,夕阳中,桃树林里,裙袂飘飘而至眼前,深情相拥。
《诗经·周南·桃夭》中有: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其中的桃花,是指初嫁的少女,花开绚烂,欲拒还迎,百媚千娇。
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桃花与媚与俗相关,与风月有关。有人为了打破这种观念,培育了红叶碧桃,菊花桃等,绿叶变成绛紫,花瓣变得纤细繁杂,刻意反植物本性而行之。只怕这不是桃花的堕落,而是审美的偏好罢了。
《桃花源记》成了遁世的象征。其实“桃”和“逃”同音,桃花源是一去不复返的绝路。城市中的我们,平时栽一盆花,泡一壶茶,读半本书,也就是心中暂时的桃花源了。金堂的桃花一开,人们争先涌去,是要把心中的桃花源变成现实版的桃花源,真是一桩快乐的美事啊!
春天看桃花,是值得的。何况桃花有木,还可驱邪避灾。
(选自《时代又新》NZ5101210046)